1. 首页 > 民俗

什么时候过年2024年春节 什么时候过年几月几日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2-29
摘要:2024年春节将至,具体日期为几月几日,敬请期待。春节的脚步即将迈向2024年,这一农历新年伊始的盛事,历来备受瞩目。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,更洋溢着喜庆与祥和。人们翘首以盼,期盼着春节的到来,几月几日的具体日期已成为共同的期盼。什么时候过年2024年春节查阅黄历,2024年春节定于2月10日。春节,这一除旧布新的佳节,虽正月初一为起始,但其喜庆氛围却延续至月末。自年,什么时候过年2024年春节 什么时候过年几月几日

 

2024年春节将至,具体日期为几月几日,敬请期待。

春节的脚步即将迈向2024年,这一农历新年伊始的盛事,历来备受瞩目。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,更洋溢着喜庆与祥和。人们翘首以盼,期盼着春节的到来,几月几日的具体日期已成为共同的期盼。

什么时候过年2024年春节

查阅黄历,2024年春节定于2月10日。春节,这一除旧布新的佳节,虽正月初一为起始,但其喜庆氛围却延续至月末。自年底小年开始,祭灶、扫尘、购置年货、换新衣、沐浴净身、张灯结彩,人们沉浸在过年的忙碌中。这些活动,无不承载着“辞旧迎新”的寓意。春节,不仅是欢乐祥和、家庭团圆的象征,更是人们追求幸福与自由的狂欢,是永恒的精神支柱。同时,它也是祭拜祖先、祈福的重要时刻,承载着深厚的信仰。了解何时过年,2024年春节,意义非凡。

什么时候过年几月几日

2024年春节,农历新年伊始,正月初一恰逢2月10日,星期六。我国56民族共庆此佳节,各民族以独特习俗欢度春节,且地域差异显著,各地庆祝形式各具特色。

春节除旧迎新习俗

1、贴春联

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期盼,门神肩负着驱散晦气的使命,二者皆需在除夕夜前挂贴。门扉上鲜艳的春联,崭新的门神画像,共同宣告:佳节将至,喜庆满门!

2、回娘家

正月初二,出嫁的女儿携婿同往娘家,所携礼品须成双成对。娘家不宜全收,归途中还需带回部分。返家时,女儿需携带礼品及红包,分赠娘家孩童。

3、祭祠

祭拜祖坟、宗祠敬祖,亦或祭奠祖先灵位,种种仪式均彰显着子孙后代在佳节时分对先辈的缅怀之情,同时祈愿祖先神灵的庇护与福泽。

4、赶五穷

初五,俗称“破五”,民间有“赶五穷”的习俗,包括“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”五类。拂晓时分,家家户户便起身,燃放鞭炮,清扫屋舍。鞭炮声由内而外,放者随声出门。

5、燃放爆竹

民间流传“开门爆竹”的习俗。每当新春佳节来临,家家户户开门迎新,首要之举便是燃放爆竹,以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驱散旧岁,迎接新春的到来。

春节来历起源:

农历新年伊始,春节降临,亦称阴历(农历)年,民间俗称“过年”。此乃我国最为盛大、欢腾的古老传统佳节。

春节,作为汉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,在我国众多民族中,亦深受喜爱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除汉族外,满、蒙古、瑶、壮、白、高山、赫哲、哈尼、达斡尔、侗、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,同样欢庆这一传统佳节。

悠久的历史长河,让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多姿多彩。其中,敬天祭神的迷信元素已逐渐淡出,而诸如贴春联、挂年画、贴“福”字、剪窗花、蒸年糕、包饺子、放爆竹、守岁、拜年等充满生活乐趣的习俗,至今仍广为流传。

我国春联之始,乃五代时孟昶挥毫于桃木之上,题曰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。

自明朝起,红纸书写春联成风。门神画起于唐朝,与燃放爆竹同,古时用以驱邪避祟,今则演变为增添节日欢乐的习俗。宋朝以前,“福”字便已出现,人们将红纸上的“福”字倒贴于门、窗、家具,寓意“福到(倒)了”。

守岁之俗,除夕夜最为关键,魏晋时期便已流传。阖家欢聚,共度良宵,畅饮谈笑,尽享天伦之乐,此乃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的年节传统。待鸡鸣破晓,新年伊始,男女老少皆身着盛装,先向长辈拜年祝寿,继而走访亲友,互致祝福。此时神州大地,处处洋溢着喜庆,从正月初一到十五,人们沉浸在欢乐、祥和、文明的节日氛围之中。